帮助听障人士穿越交流的桎梏,荷兰准大学生选择手语翻译专业

提到手语,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中国央视新闻节目左下角的一个小方框,或是在自媒体上蹿红的聋哑90后河南女孩的手语舞,或是不久前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残联联合发布的国歌通用手语方案。然而在荷兰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这么一位手语翻译,她站在荧幕“C位”,半身出镜,用精彩传神的“表演”,把手语这门视觉语言传达到了极致。

她就是2020年荷兰的一名现象级人物——来自海牙的手语翻译Irma Sluis。在3月份的一场疫情新闻发布会上,她为荷兰语单词“hamsteren”(囤货)所做的手语生动形象,因而迅速走红。由Irma的传神手语引发的“Irma效应”也随之而来。

随着这名荷兰手语翻译的走红,更多人注意到了手语,也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到残障群体身上。譬如在荷兰,愈来愈多的荷兰准大学生愿意学习手语翻译。据官方数据显示,乌特勒支应用科技大学2020年入学手语翻译的学生同比增加了 42%。而这一现象,只是“Irma效应”的冰山一角。

Irma的走红,也让人们不禁好奇:在一向以人性化国家著称的荷兰,残疾人正在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并不是为了站在聚光灯下,而是为了别人。”

在那个声音无法触碰的世界中,手语架起了一座桥,铺平了一段路。指尖的一笔一划诠释的是无声世界的爱意,“作为一名手语翻译,你并不是为了站在在聚光灯下,而是为了别人。”面临学习手语翻译新生人数的激增,乌得勒支应用科学大学的发言人向公众表达了学习手语的最终目的。

根据世卫组织官网发布的最新数据,世界上大约有4.66亿人有听力障碍,相当于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对于许多听障人士而言,在日常生活中,辅助出现的字幕其实并不能带给他们良好的信息传递。听障人士一般无法正常说话,所以阅读文字对他们来说意义甚微。

在荷兰,约有30,000位听障人士使用荷兰手语作为第一语言。在接受荷兰报纸Het Parool的采访时,网红手语翻译家Irma表示,“对于听障人士来说,手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作为一门成熟的语言,听障人士可以用它来表达想说的一切,而不是再通过第二或第三语言来获取重要信息。”

事实上,要说手语的走红,还要追溯到“一块牌子”。此前,一位名叫Machiel Ouwerkerk的听障人士在NOS进行新闻直播时走到一名正在播报的记者身后,并举着带有抗议标语的牌子,上面写道:“危急情况下,负责给聋哑人传达信息的方式在哪里?”这一举动迅速引起了荷兰全社会的思考和反应。人们不禁进行换位思考,将听障人士的处境纳入新闻播报的考虑范畴。没过多久,手语翻译人员便出现在了疫情新闻的发布会上,进入到公众视野。

2020年的10月13日,在荷兰历史上意义非凡的一个日子: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后,参议院通过了承认荷兰手语的法案。如果这项法案能够完全确定下来,届时,政府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举行重要新闻发布会时,会更频繁地使用手语翻译。这也意味着,听障人士的语言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重视。

手语翻译在公众荧幕的亮相、越来越多人对学习手语翻译的高涨热情、以及手语语言在荷兰得到官方认可,这些都体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对于“不让任何人掉队”承诺的追求,也凸显了荷兰社会对于残疾群体权利的重视与保障。

“不管听不听得见,你永远都是我的兄弟”

对于生活在荷兰的三万名听障人士来说,他们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在家人和社会的关爱下,他们像正常人一样自信、自立和自强。

在2019年的奥运女排资格赛上,奏国歌时的暖心一幕令世界网友都动容不已。荷兰女排国家队的副攻库拉斯在奏唱国歌的环节,为了让有听力障碍的姐姐在电视机前共享这一刻,通过手语为姐姐“唱歌”。这一暖心的举动让人们相信,手语能够跨越声音的障碍,爱的传递也可以跨越国界。

同样,荷兰导演Alex de Ronde曾给自己患有听力障碍的儿子Tobias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聋儿》,也收获了众多观众们的情感共鸣,影片也一举获得了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观众奖。

影片通过展示一些档案材料和私人素材,讲述了一名来自荷兰的年轻聋人的励志人生。1990年,一岁的Tobias在一次听力测试中的失败证实了他是一名聋人。Tobias的父亲一直担心Tobias会被他人孤立,也怕Tobias会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

然而,这部影片的闪光点就在于:Tobias并没有因为身体的缺陷而一蹶不振,而是将其当作荣誉的徽章佩戴,去直视人生路上的艰难、拥抱自己的未来。

他没有对自己的人生之路设限,而是完成了很多他想做的事情。从一个练习空手道和潜水的孩子,成长为环游世界的成年人。此外,他在华盛顿的加劳德特大学(Gallaudet University)就读,获得了硕士学位,还教授他人手语,传递这份特殊的关爱。

Tobias 和他听力正常的兄长Joachim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也同样令人感叹。当接受记者采访时,Tobias用流畅的手语表达了对兄长Joachim的爱,“不管听不听得见,你永远都是我的兄弟”。

这部发人深省的影片,让更多的人对聋人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细微的了解,也让更多的人明白:不管残疾与否,爱始终能将你我连接。

“这是我梦想成真的地方”

在荷兰,除了听障人士,还有许多其他残疾人,同样享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与善意。以人人关心的就业这件“头等大事”为例,对于残疾人来说,只有同样实现就业,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2017年,23 岁的荷兰姑娘 Saskia Warnaar创立了一家名为Fröbel的特别餐厅——旨在为残障人士提供一个安全且有趣的工作环境。在那里,他们会学习如何制作三明治、跟着当地最出色的咖啡师学习如何制作咖啡,以及关于餐饮业的一切。

在全球各地,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存在某种形式的身体或精神障碍。他们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少数派。而在中国,残障群体的数量也不容小觑。《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现有残障群体人数已经超过8500万,相当于每15个人中,就有1位残障人士。

这些年,不仅是在以多元、开放、友善闻名的荷兰,还是在中国,都开始注重对于残疾人的关爱与平权。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组织长期在扶残助残志愿服务一线,为残障群体提供心理辅导、友情陪伴;国内规模最大的汉口江滩手语角迎来了成立的第14周年,每周二、周五都会有众多听障者在树荫下聊天,参与各项文化活动;日前,北京、山东、陕西、重庆等地均出台了重度残疾人的补贴及提前领取养老金政策……

在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路上,各国仍旧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像手语翻译Irma Sluis所期待的——希望有一天,手语会穿越语言的桎梏,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与听障人士亲切地交谈。希望有一天,美好生活,可以真正做到人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