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和谐共处,与水共存,荷兰的治水之道

1932年5月28日,荷兰须德海工程中最举世瞩目的一项——阿夫鲁戴克拦海大坝(Afsluitdijk)竣工,至今仍是荷兰的要塞。荷兰人在与自然不断磨合的过程中,学会了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荷兰人对待水的态度不是去征服,而是与水共存,变害为利。荷兰的水治理和水利工程将环境、民生与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守护海平线下的家园的同时,也发展出了国家龙头产业。

荷兰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在海平面之下。在荷兰的西方,海水在冲击着堤坝;东方和南方,莱茵河、默兹河等涌入三角洲。水威胁着这个国家,也造就了这个国家。

荷兰有世界上最强的水利工程、造船疏浚、围海造田等技术,并正在帮助许多国家建造现代化的水管理系统,其中就包括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1932年5月28日,须德海工程中最举世瞩目的一项——阿夫鲁戴克拦海大坝(Afsluitdijk)竣工,至今仍是荷兰的要塞。荷兰人在与自然不断磨合的过程中,学会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IMG_256阿夫鲁戴克拦海大坝实景,图/ C messier CC BY-SA 4.0协议

荷兰人对待水的态度不是去征服,而是与水共存,变害为利。荷兰的水治理和水利工程将环境、民生与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守护海平线下的家园的同时,也发展出了国家龙头产业。

相爱相杀,巧妙治水

荷兰自有人类居住以来就一直在与洪水斗智斗勇。在这片土地上最初的定居者就选择了地势高的地方定居。接下来,他们学会了建筑人造山丘(terps),每当洪水来袭时,他们就会逃到这些山丘上。

大约1000年以前,荷兰北部弗里斯兰地区的僧侣就用草皮建造了最原始的大坝。之后,不同的村庄分别建造了他们各自的堤坝。这些堤坝经合并,变成了西弗里斯兰环堤(Westfriese Omringdijk),以此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大型居住区域。这个长约120公里的堤坝保存至今,人们可以在坝上行走,需要花上五天的时间才能走完全程。

1400年前后,也就是中国的明代,荷兰人发明了风车。但这风车并不是用来磨小麦和谷物的,而是用来从低洼地中把水抽出来,注入河流中。

IMG_257荷兰风车 ©Groente en Fruit Bureau

经历了工业革命后,荷兰人开始大规模征服自然,然而其背后的推动力仍是洪水。1916年的特大洪灾迫使荷兰在两年后启动20世纪最大的水利工程项目——须德海工程,包括人工建造水坝、土地复垦和排水工程系统。

然而,尽管荷兰人拼尽勇气与智力与水抗争,洪涝仍是不放过这个小国。1953年的大洪灾淹没了全国大片地区,1800多人丧命。上次洪灾带给荷兰的创伤还没完全愈合,马上又要面临新的悲伤。洪灾后,荷兰人从被动到主动治理,自1958年开始了三角洲系列防洪工程(Delta Works)。

IMG_2581953年 荷兰大洪水 ©Rijkswaterstaat

位于荷兰西南部,莱茵河-默兹河-斯海尔德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带是荷兰地势最低、最易受洪涝侵袭的地区。为了保护这个地区,荷兰建造了一系列的水坝、水闸、堤防、水门和防洪闸门等,用来防止海岸被侵略,减少洪水与海水倒灌的发生频率。

被誉为七大世界工程奇迹之一的马仕朗防风暴大坝(Maeslantkering)是三角洲工程的最后一个项目,于1997年才落成。大坝位于鹿特丹西南的北海入海口,由两个巨大扇形的自动闸门组成。这两个闸门实为浮桥,一旦水位超过警戒高度,浮桥里就会被充满水,增加的重量使得浮桥自动关闭,下沉并贴到河床底部,以此成为屏障阻挡住洪水。

水位下降时,浮桥中的水被抽出,浮桥向两边打开,滑向一个带门的干船坞。干船坞的门随后关闭,其中的水被抽去,这样就可以使得闸门保持干燥,防止被腐蚀,而这一切全部是由计算机决策系统所自动控制的。这个设计精妙大胆之极,可谓人类防洪工程的登封造极之作。

IMG_259马仕朗防风暴大坝鸟瞰图 ©Luca Locatelli

系统筹划,综合开发

虽然防洪占据了荷兰的战略高点,但是荷兰人从来就没有将防洪从国家的日常生活中独立出来。那些宏伟的堤坝既是防洪工程,又是重要的经济工程和环境工程。

据荷兰在线了解,阿夫鲁戴克拦海大坝将须德海与外海隔开,通过排咸纳淡,使内湖变成淡水湖,不仅提高了防洪能力,并为农业创造了额外的土地。由于大坝的阻隔,坝内生成了一个淡水湖——艾瑟尔湖,为农业和饮用水提供来源,并为渔业和运输业提供了商机。

同时,大坝连接了原本被海水阻隔的土地,成为荷兰东北部和西北部的交通干线,也是荷兰著名的景点和野外休闲运动之处。

IMG_260马仕朗防风暴大坝鸟瞰图 ©Luca Locatelli

半个多世纪后建成的马仕朗防风暴大坝不是为了围海造田,但是它保护着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所以经济意义也非同凡响。马仕朗防风暴大坝是三角洲工程中的一部分。

该工程历时数十年,规模浩大,虽然保护了荷兰西南部地区的人民,但是也改变了三角洲水域的生态环境,使得一些动植物灭绝。

70年代荷兰人的环保意识急剧上升,在人们的抗议之下,政府向工程师和科学家招标来获取既能保护人民安危又不会破坏生态的方案。于是,之后新建的大坝均使用了风暴屏障,当风暴来临时屏障落下,风暴过后再度提起。这样,海水的浓度不会改变,在盐水环境中栖居的动植物也能存活繁衍下去了。

这个设计原理在后来的马仕朗防风暴大坝继续被使用,那两扇自动闸门也成了人类至今建造的最大的风暴屏障。

以退为进,创新改变

荷兰人的筑坝技术虽然堪称一绝,但是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持续上升,荷兰人不可能永远加高堤坝,总有一天目前的防洪系统将无法应对天灾。

在自然不折不挠的挑战下,荷兰人开始改变思维,萌生了“还河流以空间”的想法,将过去因水利工程从河川廊道内夺得的空间还给河流,让河流可以像从前一样自行改道,自然流淌,提高泄洪能力。

IMG_261马仕朗防风暴大坝 ©Rijkswaterstaat

荷兰政府在2007年批准了这个河流项目,之后又提出了“将土地还给海洋”的政策方向。这意味着预留一些当初从海洋中围垦出来的土地,让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移居到别处,当洪水来袭时可以首先牺牲掉这些土地,而非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关键地带。

这个政策貌似消极,却体现出荷兰人的务实:既然洪水早晚要侵占这些土地,为什么不从现在起就选择可以丧失的土地留以备用呢?

在荷兰政府以退为进来治水的同时,荷兰商界和民间正在大开脑洞,通过创新来防洪治水。据荷兰在线了解,在阿姆斯特丹的Ijburg社区有120栋漂浮房屋。它们建造在中空的混凝土基座上,利用浮力承载重量。房屋用缆绳拉住,固定在岸边或水上,随着水位升降。

这些房屋的设计师Koen Olthuis说,人们必须开始与水如朋友般共存,而非总是成为敌人。这也是他设计漂浮房屋的初衷。这样的房屋在荷兰并不少见,在鹿特丹、马斯特里赫特等多个城市都有它们的踪影。

除了商业住宅,荷兰人的创新也体现在公共建设上。在荷兰地势最低的鹿特丹,几个初创公司联合起来,将一个水泥停车场变成了一座绿色花园。

花园末端有几个高大的黑色木质字母,拼出该地区的名称ZoHo,而花园的蓄水系统就安装在这几个字母中,导入蓄水系统的运水管道则是一条蜿蜒两公里的废弃高架铁路。当雨水来临或花园干燥时,应用程序会自动打开字母底角的水管,让水涌出,起到泄洪或浇灌的作用。

ZoHo雨水花园是鹿特丹近年来不断涌现的众多项目之一,其它还包括拥有蓄水和泄洪作用的多层运动广场和都市垂直农场等等。

IMG_262阿姆斯特丹Ijburg的漂浮房屋,图/Not4rthur CC BY-SA 2.0协议

荷兰人在与自然不断磨合的过程中,逐渐从征服自然发展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了守护住海平线上的家园,他们从赤手空拳用草皮筑堤坝成长为一个水利工程大国。

然而,他们没有停留在基建治国上,而是在全球变暖威胁下最脆弱的时候,退一步发展与水共存的理念,并以各种创新来从下至上地抗洪治水。这个世界上最有经验的抗洪国家走的道路或许比它们的技术更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