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将达3.8万亿,但老年用品仅2000多种,中央印发应对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多渠道、多领域扩大适老产品供给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每经编辑 陈星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近期至2022年,中期至2035年,远期展望至2050年,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

《规划》提出,要通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升新增劳动力质量、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提高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确保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人力资源总量足、素质高。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还明确多渠道、多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养老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在高科技产品、无障碍设备等适老产品等领域仍然存在短板。

稳步增加养老财富储备

在11月19日召开的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端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斌表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据有关方面预测,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2035年左右将突破4亿人,到本世纪中叶将达到4.8亿人左右的峰值。

李斌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还与转型发展中的诸多问题相互交织、相互重叠,使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大,应对的任务更繁重、更复杂。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规划》,对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老龄事业发展作出制度性安排。

《规划》明确到2022年,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有效;到本世纪中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安排成熟完备。

在具体任务部署上,《规划》要求,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通过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通过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优化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格局,稳步增加养老财富储备。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水平。

近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报告》,显示今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为6.15,较2018年的6.65有所下滑。

上述报告称,今年指数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退休准备充分度”以及“财务问题理解能力”等指标较去年有所下降,但在“取得期望收入的信心”仍与去年持平,表明人们对宏观经济仍有平稳预期,但指数下滑也表明,在鼓励居民为退休进行充分储蓄、提升居民金融素养及财务知识储备等方面仍需加强。

近年来,各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企业养老保险的预算资金达到了5285亿元,同比增长9.4%。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秉正解读上述报告时表示,作为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实现与第一支柱的均衡发展,对于个人养老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度稳定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强老年辅助技术研发和应用

《规划》提出,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多渠道、多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7.33万个,其中注册的养老机构2.99万个,社区和居家类14万多个,全国养老服务床位735.3万张。

银发经济催生了适老产品和服务的发展,但是目前一些领域仍存在短板。

中国老龄协会发布《需求侧视角下老年人消费及需求意愿研究报告》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3.79万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告也指出,目前全球老年用品(康复辅助器具)有6万多种,但我国仅有2000多种。高科技产品、无障碍设备、生活自助类产品、家居环境改造、文体娱乐等方面产品基本处于空白。

目前,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开展适老化改造工作。例如,今年,住建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城镇保障性住房的资金预算和支持范围,给予中央补助资金支持。

今年9月,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创新优质老年用品供给,支持新兴材料、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深度集成应用与推广等。

《规划》也提出,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技术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全面提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智能化水平。提高老年服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撑力度,加强老年辅助技术研发和应用。